![](/uploads/eeab6e44633.jpg) 玉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宝石之一,是记录着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符号,其中和田玉又是名声最响、价值最高的一种玉石。但如果你高价购买的和田玉并不是出产自国内新疆和田地区,而是开采自俄罗斯的玉石原料,这样的俄罗斯和田玉,你能接受吗?
黑龙江省东宁县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是国家一级陆路口岸。在紧邻口岸的东宁互贸区里,做和田玉生意的商铺不下百家。东宁县并不是玉石产地,但每年都有大批的宝玉石商人和收藏者来到这里挑选玉料和玉雕作品,他们的目标是来自口岸对面的俄罗斯玉石原料。
国内的和田玉资源已经濒临枯竭,产量越来越少,价位越来越高,已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的玉石资源遇到了瓶颈,需要其他资源填补市场,所以大家将目光转向了俄罗斯丰富的玉石资源。
据业内统计,俄罗斯的玉石资源储量丰富,约占全世界的70%,而且俄罗斯玉石的产地与新疆和田同属昆仑山脉,二者在品质上比较接近,这也是俄罗斯玉石容易被中国市场接受的原因之一。与产自国内新疆、青海,国外韩国、加拿大等地的和田玉相比,目前俄玉在数量、价格以及市场份额上都占有一定优势。
姑苏白玉堂董事长、玉雕家黄正华大半辈子都在与和田玉打交道,他认为俄罗斯出产的白玉和碧玉目前在市场上占有量都很大。俄罗斯碧玉现在已经主导了国内的碧玉市场,特别是碧玉手镯、碧玉挂件等,都是俄碧玉。而俄白玉也能占到国内白玉市场的50%以上。
虽然俄玉进入中国市场已有近20年的时间,却依然存在“市场接受度高,消费者认知度低”的怪现象。
俄玉是和田玉吗?
许多消费者发现,在零售端,往往只能看到出售和田玉的店面,却很难看到俄罗斯玉的招牌。是商家“鱼目混珠”,故意混淆玉的产地吗?
黑龙江省金银珠宝玉石鉴定中心检验部主任房大民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文件———《国家标准(G B/T 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其中关于“天然玉石”的定名原则中明确“带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称,不具有产地意义”。
对这一标准,房大民解释说,在国家标准出台以前,人们认为只有产在新疆和田的玉才能叫做和田玉,但国家标准出台后,将和田玉这一名称扩大化,将透闪石类的玉都叫做和田玉。就是说和田玉这一名称不具有产地意义,无论是产在国内新疆、青海还是俄罗斯,甚至韩国,只要达到标准了,就都叫和田玉。“按照国际惯例,我们在出具和田玉鉴定证书时,也不要求注明其产地。”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如果不特意询问产地,商家也没有义务告知出售的和田玉到底是产自新疆和田,还是俄罗斯等其他地方。
买玉看本质别被产地“忽悠”
之所以有的商家要在和田玉产地上做文章,除了新疆和田玉知名度高、俄玉认知度低以外,也有利益驱使的原因。黄正华介绍,目前上等的新疆和田籽料能够达到每公斤100万元,而同等的俄籽料价格也就在每公斤二、三十万元。
“所以就有商家,明明是俄玉,他会充新疆和田玉去卖。如果遇到非专业买家,光听信产地,就吃亏了。”黄正华说。
长期从事珠宝玉石鉴定工作的房大民现在最“头痛”的事,就是有人会拿着一块和田玉让他鉴定产地到底是哪里。房大民说:“如果是差一点的玉料,还能分辨是不是新疆和田料。如果玉料真的非常好,从仪器技术上则很难分辨产地。”
对于某些消费者和入门级收藏者盲目听信商家抛出的“产地论”、非新疆和田料不入手的做法,房大民表示,这样的误区在许多人心中普遍存在。“并不是每一块产在新疆和田的玉都比产在其他地方的好,消费者买的是玉,不是买产地。”房大民说。
一些商家从俄罗斯来料市场进行分析,目前俄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一个历史高点,“七号矿”的俄玉料已经达到13000元一公斤,鉴于目前的价格,中国的玉石原料商需要调整,国内市场囤积的玉料需要消化,所以短期内俄玉的价格会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过渡阶段。而从长远看,中国市场的需求依然旺盛,俄玉市场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