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渐渐遗忘的草编蒲扇 |
编辑:杭州维谷化工有限公司 字号:大 中 小 |
摘要:被渐渐遗忘的草编蒲扇 |
![]() 今年80岁的郭素云老人,出生在新河镇郭刘村。编制蒲扇既是她延续民间工艺品的爱好,又是她消磨时间和收入零花钱的途径。郭素云老人年轻时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 ,像斗笠、炕席、蓑衣、蒲扇等草制日用品,不用别人教,她拿过成品看着就能编出来。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人妻为人母的郭素云,由于4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白天参加集体劳动,晚上就编制蒲扇和草鞋到集市上去卖,以补贴家用 。 记者了解到,新河镇之所以自古流传手工艺品制作,是因为该镇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的。新河镇是青岛市的“小西伯利亚”,这里离渤海湾不足20公里,是青岛地区离渤海湾最近的地方,而且还是青岛地区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只有0.8米 ,是胶莱河、泽河、淄阳河、双山河四条河流的入海交汇处。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这里是“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十年九不收,洪涝灾害伴随着这里的人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这里心灵手巧的人们,向野草和水草要效益 。于是这里用苇子编制的斗笠、炕席、锅盖 ;用茅草编制的蓑衣、矛斗、针线盒 ;用蒲草编制的蒲扇、草鞋、蒲窝子、草帘子等家庭日用品应运而生。在自家使用的同时,作为商品买卖增加家庭收入。 |
上一条:十月婚庆旺季即将来临 家纺床品元素悄然改变 | 下一条:中国礼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